首页 > 新能源汽车

五年跌8成!神龙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车最后的溃败?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0-09-09 16:10:23
热度:

五年跌8成!神龙失守,如何拯救法系车最后的溃败?人事变动无疑是神龙汽车自救计划的一部分,但神龙汽车能否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否抓住PSA在经过此轮整合后的下一轮机会,无论从争取资源还

人事变动无疑是神龙汽车自救计划的一部分,但神龙汽车能否走出困境,关键在于能否抓住PSA在经过此轮整合后的下一轮机会,无论从争取资源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角度,继任者陈彬都需要多去见见唐唯实。

而眼下,神龙汽车需要做的是:好好盘一盘中国市场上的法系车拥趸,了解清楚他们的需求;在产品和营销战略上迎合他们的需求。同时,销量只有10万多点,是否还有必要去撑起两个品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该重新思考双品牌战略?

五年跌8成,高管换3任

随着DS和雷诺纷纷退出中国燃油车市场,法系车在国内尚存的仅有神龙汽车,然而,神龙汽车最近一纸调令,再度暴露了,这家成立了28年的车企,同样处于风雨飘渺中。

9月2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宣布,经公司党委研究决定,2020年9月,陈彬任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党委书记。

作为东风公司派遣到神龙公司的中方负责人,陈彬接任了上任神龙执行副总经理20个月的李军,使得神龙公司迎来了五年不到时间内的第三任高管。

陈彬的上一任是李军,任刚满20个月的李军“被下课”,成为神龙汽车历史上高管任期最短的一届中方一把手。而在此之前,是苏维彬,于2016年6月,接任任期到期的神龙公司原总经理邱现东。

从时间上可以看出,从2016年到6月到2020年8月,4年零2个月的时间内,神龙公司已经换了三任高管。

而根据之前的经验,都是中外方高管一起换。有消息称,陈彬接任李军的同时,外方高管同样会替换,这是惯例。

频繁换人当然是与业绩有关。这些年来,神龙一直没走出业绩下降的怪圈。

2015年神龙销量达到历史性的70.48万辆后,2016至2019年间品牌销量出现连续4年销量腰斩,从2015年的70.48万辆,跌到2019年的11.36万辆,销量仅为最高峰时的15%,足足跌了8成多。

在东风集团股份公布的2019年报和2020年中报内,皆提及受神龙汽车影响集团乘用车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销量跌幅惨烈也导致神龙汽车开始人事“大换血”,2018年12月14日,神龙汽车管理层遭清洗,苏维彬等七名高管集体下课,来自东风南方的李军接任神龙公司总经理。与此同时,神龙汽车中方所有中层岗位都进行了一轮调整。

而此次上任才20个月的李军“被下课”也是因为业绩,人事调整已经成了神龙汽车的常态。

业绩迟迟没有进展,神龙汽车的高层就成为“顶罪品”,上一届的苏维彬亦是是如此,每一次大调整几乎都展示了神龙推倒重来的决心,只是在此乱局之下,神龙公司靠换人能起作用吗?

频繁换人副作用大于作用

在汽车行业,频繁换高管的企业鲜有成功的,只看到越换越乱。之前DS也是频繁换人。频繁换人带来的第一问题就是战略被打乱。“业绩不佳就调整人事。后来的是否就有能力救市?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人事变动频繁,使得企业的战略也无法延续,前期的投入也就无功而返。”业内人士分析。

一年前的,上任神龙执行副总经理8个月的李军,意气风发发布神龙汽车的“元”计划,通过培元、固元、拓元三个阶段的努力,2019年将盈亏平衡点降至18万辆以下,2020年-2021年销量提升至25万辆水平,2022-2025年销量将稳定在40万辆水平。

一年以后,“计划赶不上变化”李军被调离。在神龙汽车的“元”复兴计划中,神龙汽车将利用2019-2025年共六年时间,实现稳定盈利、年销量达40万辆的“复兴目标”。其中第一个阶段:培元阶段(2019年),重点解决“活下来”。通过节流等措施,将盈亏平衡点下降至18万辆以下,争取实现现金流为正。

显然,李军被下课,是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没有完成。那么,李军完不成的,换个人就能完成了?而李军的离开必然也将引起一轮新的人事变动,之前的战略还能延续吗?

从接任者陈彬的简历上看,陈彬2016年6月调任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有限”)党委书记,2018年8月担任东风有限总经理。虽然东风有限年销量连续四年跑赢市场大盘,盈利能力也保持稳定。但是,东风有限是商用车公司,在商用车上,东风本来就有优势,商用车和乘用车,完全两个概念。

当然,从一定程度上看说,陈彬可以从东风汽车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显然神龙汽车并非靠东风输入资源就能解决的。

频繁换人带来的另一大问题是企业高管越来越短视。李军在神龙只有20个月的时间,20个月能理顺就不错了,神龙汽车并非是喊喊口号就能改变的。而总部对于高层的“做不好就下课”的短视政策,同时促使企业的高管,只重视短期利益。试问一家为了业绩拼命向经销商压货,为了业绩,将营销的费用拿来拼命补贴终端的企业,不是无异于饮鸩止渴吗?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