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董扬:新势力造车之路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0-07-19 21:02:29
热度:

董扬:新势力造车之路 近来,博郡、赛麟、拜腾等新造车势力相继出现重大问题,坊间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认为,业内同行不应该停留于当吃瓜群众,看热闹,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吸取经验

董扬

    近来,博郡、赛麟、拜腾等新造车势力相继出现重大问题,坊间众说纷纭。对此笔者认为,业内同行不应该停留于当吃瓜群众,看热闹,而应该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更不应该简单得出此路不通,或新势力造车的窗口期已经关闭的结论。

    谁是新造车势力?怎样才算新势力造车?现在还没有权威的、准确的答案,也许将来也不会有。以笔者愚见,应该是三个“新”:重点应用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注重用户驾乘新体验;在资本方面,有别于传统造车企业以自我积累为主,而更多依赖资本市场的“新”资本募集方法。

    首先从技术方面分析。

    第一,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势力确实非常注重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应用,但是这并不足以形成他们长期保持优势的壁垒。因为汽车是用户长期保有、使用的高价值商品,造汽车是“多项全能”的“长跑”事业,单个企业很难在某一技术方面长期保持足够的优势。

    第二,传统造车企业在其他性能、品质、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消退。这是因为,一方面全社会制造水平在提高,经典品牌和其他品牌在一致性、可靠性等质量方面的性能差别正在缩小;另一方面,近年来逐步发展壮大的注重时尚的“新构车群体”,不如上一代用户那样注重可靠性等品质性能。

    第三,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还仍处在发展过程中,性能、成本等方面潜力巨大,仍有待于全行业努力开拓。总而言之,在新技术方面,新造车势力和传统造车势力总体上各有优势,势均力敌。而且都必须努力开拓发展。

    再从用户驾乘体验角度分析,这方面新造车势力确有一定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新造车势力具有很强的互联网思维,特别注重用户驾乘体验;而传统造车企业更多秉承“我造你用”的传统思维。

    第二,新造车势力从整车角度注重用户体验和性能差异化,注重自己研发新技术,达成新体验;而传统造车企业这更多依赖零件供应商提供新的技术和新的性能,难以达到极致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差异化。

    因此,在这方面新造车势力占据了一定先机,强烈建议传统造车企业要重视这方面的差距,努力赶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技术好学,理念难改。好几个传统造车企业都说要做“特斯拉杀手”,而至今尚未真正出现。

    最后从资本层面分析,依赖资本市场是一柄双刃剑。

    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好处是资本比技术流动更快,只要有短期的亮眼成绩或者好的故事,就可以聚集资本。利用资本,就可以聚集技术与人才;坏处是汽车产业是长周期产业,需要有持续的亮眼成绩或不断的好故事,才能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吸引资本,直到积累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才算成功。

    顺便说一句,对于从房地产、家用电器等资本密集产业转型的新造车企业,基本规律也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在资本用完之前,积累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才算是成功地转型汽车产业。

    对于传统造车企业,没有太多的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你可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但大趋势是,新高楼日渐增多,自己这所房子日渐矮旧,也需要建新高楼。你可以“新建”,也可以“翻新”,可以“众筹”,也可以“自筹”,但不建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正如万钢副主席指出的那样,汽车产业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其根本原因是,电动、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将在10-20年内迅速在汽车产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汽车产品的性能和功用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和拓展,对于人类社会的交通、能源、信息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我们的用户也在以越来越高的热情,拥抱这种变化。

    所以,无论是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整车企业,都必须面对这次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无问新旧,唯努力变化、努力适应者才能生存发展。

 

    (来源:董扬汽车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