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首现负增长 后补贴时代或面临“硬着陆”!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9-08-16 08:06:44
热度:

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首现负增长 后补贴时代或面临“硬着陆”!进入7月,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万辆,同比下滑4.7

进入7月,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万辆,同比下滑4.7%。此前,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88万辆,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4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批发增速同比增长9%,环比下降54%;插混车型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6%。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车补贴全面大幅退坡的同时,地方上又没有使用环节的支持政策作衔接,新能源车的市场化转型将面临‘硬着陆’的可能。”

“为了上半年的销售任务,汽车厂商大多会在6月份冲业绩,到了7月份自然会回落,这也是行业规律。”一位要求匿名的新能源汽车从业者告诉财联社记者。

多家车企销量降幅明显

具体看各车企的表现,新能源汽车已呈现出明显的增长乏力态势。

在新能源领域位居首位的比亚迪,其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7万辆,同比下降11.8%,环比下降37.7%,这也是比亚迪新能源车今年首次出现“双降”。其中,插电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情况不佳,7月完成6495辆的销量,同比下降35.2%;纯电动车型则保持稳定,7月销量为9515辆,同比增长16.4%。

一位比亚迪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确实影响了公司7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事实上,在北京率先公布取消地方补贴政策后,比亚迪官方立即宣布:截至今10月31日前“政策退坡不涨价”。

尽管比亚迪以“自掏腰包”的方式来降低补贴退坡对销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但销量下滑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宏观经济下行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出现了持币待购现象。”上述人士表示。

在7月份推出了宋Pro三种动力版本后,比亚迪e2已经开启预售,随后秦也将改款上市,比亚迪正试图以新产品来对冲补贴退坡对成本造成的影响。

上半年产销量出现较大波动的北京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约为1.3万辆,同比增长77.9%,但环比则出现了52%的跌幅。得益于6月对销量的拉动,北汽新能源1-7月累计销量约为7.8万辆,同比增长28%。

尽管仅完成22万辆年销售目标的35%,但此前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曾表示,“对销售目标从未有任何退让。”据其透露,北汽新能源在上半年积累了几万辆车辆订单,其中包括与滴滴、首汽和北京出租车等大客户的订单。

同样出现销量较大幅度下滑的还有江淮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同比大跌66.5%至1738辆,环比跌幅则达到了82.3%,其旗下六款车型月均销量不足300辆。

此外,在单独公布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的车企中,吉利汽车7月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的数量为4476辆,而6月这一数字为1.6万辆,环比降幅超过70%。

下半年销售不甚乐观

尽管上半年各级政府部门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的“汽车下乡”方案中也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以及规定各省市不得对新能源汽车限购、已限购地区应取消等政策,但对于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少行业人士仍持不甚乐观的态度。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低了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从160万辆降低到了150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7万辆,而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预计销量则为88.3万辆。对比2018年下半年84.4万辆的数据,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将仅为4.6%。

“由于新能源补贴政策切换,消费力已经提前透支。”崔东树分析称。

以北京市场为例,今年2月北京一次性发放了6万个新能源指标。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电动汽车3至6月上险量分别为12030辆、6760辆、7549辆和10000辆。由此计算,今年上半年北京新能源指标已经消耗了六成以上。

6月25 日,2019 年补贴新政过渡期正式结束,新能源补贴也正式退坡。新政不仅直接取消了地方补贴,纯电动车也按照续航里程的不同分两档进行补贴。这一政策直接刺激了新能源汽车购买需求的提前释放。

乘联会方面表示,国内新能源车的私人需求处于暂时性下降阶段。

面对当下购买力不足的现状,乘联会建议此时需要有效提升新能源车的综合成本优势,地方政府在补贴取消后应该加大补贴新能源车的使用环节成本。

此外,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对车企“双积分管理办法”修正案的征求意见稿,对初版管理办法中的一些内容作出了修订。“双积分”政策修改后,或将鼓励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加大投入,重点为续航里程更长的纯电动汽车

不过,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双积分’政策从供给端上增强了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但是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吸引力的下降将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