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多家房企进军造车领域 跨界新能源汽车仍长路漫漫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9-06-25 07:00:47
热度:

多家房企进军造车领域 跨界新能源汽车仍长路漫漫近年来,在老本行之外,多家房企试图在车上做文章,先后进军了新能源领域。包括恒大、碧桂园、华夏幸福、宝能、雅居乐等企业,进行产业的多元化

近年来,在老本行之外,多家房企试图在车上做文章,先后进军了新能源领域。包括恒大、碧桂园、华夏幸福、宝能、雅居乐等企业,进行产业的多元化布局,并取得了诸多进展。

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但造车是一个以技术、人才及规模效应著称的传统产业,房企跨界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房企造车提速

行业变局之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房企多元化布局的一大选项,目前布局该领域的房企有碧桂园、华夏幸福、宝能、万科、雅居乐等企业。

在造车这条道路上,恒大的步子迈得很大。在恒大的远期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其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完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从技术到产业,恒大的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已经打通,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近期也在马不停蹄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5天内出手投资了2800亿元来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

6月15日,恒大同沈阳市人民政府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计划投资1200亿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助力沈阳建设国家汽车产业中心,恒大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落户浑南区,轮毂电机研发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将落户铁西区;6月11日,恒大同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恒大投资1600亿元在广州南沙区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未来年产10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50GWH生产规模的动力电池超级工厂。

2017年底,宝能集团以65亿元的价格获得观致汽车51%的股份,正式接手观致的运营。今年1月,观致的外方股东Kenon Holdings将其在观致的12%股权出售给宝能集团,作价15.6亿元人民币,观致的股权架构正式变为宝能集团、奇瑞汽车和Kenon Holdings三方分别持股63%、25%、12%。

被宝能接手后的观致发展并不顺利,虽然销量出现了大幅增长,却没有改变其连年亏损的状况,由于其销量主要来自宝能关联公司的批量订单,大幅攀升的销量也遭到业内质疑,被称作“自产自销”。近期,观致还遭到了经销商的大面积维权,宝能的造车之路并不好走。

碧桂园在总部所在的顺德建了一座新能源汽车小镇,用于发展新能源的相关产业。据介绍,该小镇是集企业总部、技术研发、管理服务、智能制造等一体的,目前已与数十家汽车创新领域龙头企业签署入驻协议,包括中深新产业创新联盟、国家级汽车创新孵化器Auto Space、海康威视车联网联合实验室及数十家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等;还引进了杨凤田、孙逢春2大院士工作站,5大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近日,雅居乐也开始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5月,雅居乐以2亿港元入股新能源汽车业务公司力世纪,双方将就在中国生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拟议合作,为新能源车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从目前来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的开发商大致有三种,第一种以恒大、宝能、华夏幸福为代表,以整车生产与研发为核心的企业,这几家企业同时布局了全产业链的上下游业务,包括零部件制造、销售租赁、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共享出行等业务;第二种开发商选择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链,典型的企业包括万达、雅居乐;第三种企业则更加侧重于汽车产业园区,比如碧桂园的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

房企造车前路漫漫

为什么房企热衷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呢?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受大环境影响,地产行业“日进斗金”的黄金时代正在终结,他们必须转型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在此背景下,房企通过跨界选择造车,这是一个投资和技术双密集型的行业,房企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都较强,有助于为造车提供资金支持。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企选择投资新能源汽车,是在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外,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汽车消费市场也有着较大的挖掘空间。

除了整车制造之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铺开普遍需要较大的产业空间,新能源汽车小镇、研发生产基地等的建设成为这些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开发商更为擅长的领域。

宋清辉表示,各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新能源造车的土地审批提供了许多宽松便利。房企通过造车拿地,一方面可以跨界布局新能源车产业,另外一方面也解决了拿地难、拿地价格高的问题,属于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对于房企投身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景,宋清辉提道,房企到不熟悉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跨界,有许多难以想象和不可逾越的困难。实际上,造车并不在资金的多寡,而在于相关人才、技术、资质等方面的储备。造车是一个以技术、人才及规模效应著称的传统产业,与拥有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技术积淀的传统大牌车企相比,房企还需慢慢积累和沉淀。房企造车大多数属于起步阶段,产品都还未面世,未来的造车之路可能并不平坦。

卢文曦也指出,房企跨界造车,真的是隔行如隔山,难度不是一点点的大,需要打通的环节实在太多,但这个产业是有广阔前景的,可挖掘的空间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