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特斯拉国产带来哪些冲击浪潮?
特斯拉国产带来哪些冲击浪潮?这两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期,涌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的激烈。而国内的新能源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其中部分产
这两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期,涌入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的激烈。而国内的新能源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产品质量更是参差不齐,其中部分产品更是让消费者难说再爱。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现状看似形势大好,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实力各领风骚。而事实并非如此,自燃事件频发、故障不断、续航严重缩水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
当然了,也有像比亚迪这类在认真造车的企业,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是以他们为主,取得的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1月7日,特斯拉超级工厂一期正式开工建设,工厂一期年生产规模为25万辆纯电动整车,预计建成初期每周生产3000辆Model3电动车,完全投入运营后年产量将达到50万辆纯电动整车。
而传奇人物马斯克也飞到上海,参加了工厂奠基仪式,他表示上海工厂生产车型包括Model 3基本版和将于2019年3月亮相的Model Y,生产车辆将供给中国市场。但是Model S和Model X以及Model 3的高性能、长续航版本将还在美国工厂生产,并向全球供应。
除了特斯拉之外,越来越多外资车企也在华建造新能源汽车工厂。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也正在建设当中,未来将生产奥迪纯电动车型;戴姆勒和北汽集团双方共同投资119亿,将国产化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车型……
这些车企向国内市场输出新能源汽车,必将搅动这局浑水,迫使国内新能源厂商们提升产品力。对整个新能源领域来说是件好事,势必会有很多滥竽充数的厂商被淘汰掉,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好消息,甚至可以享受市场竞争带来的降价红利。
价格冲击
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高于同级燃油车,而高端一些的新能源车价格更是在30-50万元之间。以特斯拉Model3为例,有业内分析师认为特斯拉的国产,可能会在现有价格上下降40%。如果国产后,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在30万左右,这对于国产新能源车,特别是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而言将形成横扫。到那时候,30万元左右的国产新能源车的出路只剩下降价了。当然除了降价,提升产品力也是出路之一,不过想要在技术上与特斯拉相提并论,谁又真的有这样的底气呢?
电池困扰
对于电动车来说,电池是最大的看点。目前国内电池巨头都还是以NCM为主,NCA并没有规模投入市场。镍钴铝NCA电池材料的技术壁垒高,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日韩,我国量产较少。
中国一直都贴着低端产能、以量取胜的标签,在国际普遍导入NCM622三元体系的时候,国内动力电池却还停留在NCM523的层面。但在“导入NCM811电池”的这一波国际浪潮中,国内电池企业却呈现出集体“大跃进”的趋势,即跳过622直接量产811。
就蔚来最新推出的ES6来说,它采用了宁德时代NCM811镍钴锰三元锂电池,不过这种电池在国内来说还并不成熟,就着急装上车,会不会太急于求成了?
而特斯拉使用的电池是镍钴铝NCA三元锂电池,NCA相比NCM最大的优点就是续航里程更长,不过稳定性相对差一些,这就需要拥有更加先进的电控系统来保障电池安全。
电控系统
电动车并不是简单地电池加电机组合,其中电控系统也是不可忽略的,它能够影响到整台车的性能。电控系统的控制模块包括:热管理、电池保护、电压诊断等等。一台状态并不算好的新能源车应该包括了续航能力差,最高时速低,驱动系统反应慢等问题,而这其中任何一个状况都和电控系统有着必然的联系。
目前的国内对于电控技术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多数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完善的电控系统体系,在很多中低端的纯电动汽车上,为了成本考虑,当多个控制系统被强硬的拼凑在一起放到车里时,就导致很多奇怪现象的出现:极速差、加速慢、电耗高等等。这就造成了国内新能源车的一个普遍现象:实际续航与官标续航相差较大!
而优秀的电子控制系统是提升车辆驱动效率和降低电耗的有效手段。比如根据电池组数量来制定更加合理高效且低衰减的放电效率,同时定制化的去匹配车辆驱动系统,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和扭矩,最终上升到服务整车的能源策略。
在这方面,试问国内有哪家能够有真正拿的出手的技术?
不过好在随着特斯拉这一类电动车国产,目前已经有不少车企在电控方面下功夫了。
统一标准
图为美国EPA 标签
就像燃油车有油耗数据一样,电动车的电耗数据也是重要指标,而国内目前并未有系统的电耗测试标准以及统计机构,只能看厂家公布的数据,或者车评们的实际测算(充电量和行驶里程来估算)。
这也是大家吐槽新能源汽车续航的根本所在,没有统一标准,那当然是取最大值了,就像很多车企会做一个匀速续航测试,一个车队在不开空调、不开电子设备的情况下,以60左右的时速匀速行驶。但是消费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本不会这样用车吧。
说白了,最大续航里程根本毫无意义。这些外资车企在国内生产电动车后,势必还会带动电耗测试系统和统计机构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真实的参考。
总结
随着这些外资、合资新能源车企的入场,对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冲击是必然的,尤其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在价格、技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要么努力追,要么将品牌定位下放,不和大佬们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买到更多、更好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
-
常州纯电动汽车:重大利好 高速电动出行2023-11-30
-
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孰好孰坏2023-11-30
-
十三五充电补贴奖励:50辆燃料车才抵1辆纯电动2023-11-30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江苏出台补贴政策 纯电动客车最高补15万元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今年将引进换购纯电动汽车1230台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日媒:中日有望统一纯电动车快速充电标准2023-11-30
-
2018年纯电动汽车强势来袭 你准备好了么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