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关于动力电池欧洲不相信眼泪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8-11-12 12:01:42
热度:

关于动力电池欧洲不相信眼泪 电车资源讯: 最近,欧洲企业自己生产电动汽车电池,以摆脱对亚洲厂商依赖的呼声是越来越

电车资源讯:

最近,欧洲企业自己生产电动汽车电池,以摆脱对亚洲厂商依赖的呼声是越来越高。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就在今年6月,号称“超级独角兽”的中国动力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上市,随即登上亚洲股市罕见的高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动力电池生产商甚至都够不上上市的门槛,数量更是寥寥。

毫不夸张地说,欧洲能否实现世界级的创新进而吸引投资者,关键就在于汽车产业。当前,电动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各大市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欧洲汽车业却十分依赖亚洲供应商,亚洲厂商瓜分了欧洲电动汽车配套动力电池市场,这当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对于这一点,德国总理默克尔是深有体会。近日,在柏林召开的一个产业会议上,默克尔就大力呼吁欧洲企业自己生产电池,为欧洲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配套。但这一倡议是否来得太晚了?现在,宝马和大众已经与来自中国的宁德时代、来自韩国的LG化学和三星SDI等公司签署了大手笔的电池采购合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亚洲电池企业已经与世界各地的有色金属供应商签署了采购协议,在上游原材料,如锂、钴等的供应方面上了一道保险。

瑞士Leclanché储能公司CEO阿尼尔·斯里瓦斯塔瓦忧心地指出:“如果我们现在还不在动力电池领域奋起直追的话,恐怕会重演之前欧洲在光伏产业的悲剧。”目前,全球三大光伏制造商均来自中国。几年前,中国政府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并提供了大量的补贴和银行贷款,使得该国光伏产业迅速扩张。2010~2015年期间,中国厂商太阳能电池板的产量占全球的2/3,导致欧洲很多光伏企业破产。

看起来,历史似乎确有重演的迹象。目前,亚洲电池厂商正在积极拓展全球业务,LG化学在波兰建立了一家工厂,宁德时代则在德国建立了电池工厂。而且,他们在降低电池成本方面也做得非常不错,这让努力想要挤进该市场的欧洲“新玩家”们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实际上,用于驱动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最早是英国牛津大学的约翰·古德伊纳夫在1980年发明出来的,后来由索尼公司将其商业化。当时,索尼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成立了一家电池合资企业,但由于联合碳化物公司导致了博帕尔毒气泄漏案——这桩印度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索尼全权接盘了该合资公司。自千禧年以来,日本和韩国公司相继称霸这个行业,直到野心勃勃的马斯克带着特斯拉和超级工厂横空出世,才激励更多欧洲公司重拾信心,包括道达尔收购的Saft以及特斯拉前高管在瑞典创立的NorthVolt等。

目前,欧洲还没有哪家科技公司的股价可以和特斯拉比肩,不过欧洲电池联盟的成立有可能带来转机。去年,欧盟委员会能源副主席马洛斯·塞夫科维奇发起了一项旨在加快欧洲本土生产电池的计划,即成立欧洲电池联盟。高盛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电动汽车电池全球销售额将从现在的不到100亿美元增至600亿美元。塞夫科维奇表示:“我们要让投资者知道,在欧洲投资动力电池产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成立欧洲电池联盟以追赶亚洲,也并非全然没有希望。实际上,在动力电池领域,早前中国与日韩等国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总部位于福建省小城的宁德时代,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长为深交所市值210亿美元的“独角兽”,不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儿吗?宁德时代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政府的补贴。相信只要欧洲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在欧洲大陆上也会诞生下一个“特斯拉”和“宁德时代”。

需要指出一点,欧洲电池联盟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解决动力电池工程师短缺的问题。电池企业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尤其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储存等。要想与传统燃油车一争高下,电池成本和充电技术驶关键。技术创新必然依赖优秀的工程师,为此中国特地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寻找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其中的目标之一。

欧盟希望能将本土高校的研究项目商业化,企业与高校合作,以追赶下一轮电池创新的浪潮。这也是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目标,上个月,她在英国零排放汽车峰会上宣布为绿色环保汽车和电池的研发投入1.06亿英镑。目前,Leclanché已经开始与英国华威大学进行相关合作。欧洲人希望,从光伏产业吸取的教训能够得到重视,电池革命将推动欧洲汽车业和制造业的革新。

摘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