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江淮IEV7S:驯服811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8-11-02 11:01:36
热度:

江淮IEV7S:驯服811811电池:正极采用三元镍钴锰材料,比例分别为8:1:1,和常规三元电池比,高镍低钴,能量密度高,成本还可控,是理论上相当好的动力电池电芯选择。然而,高能

811电池:正极采用三元镍钴锰材料,比例分别为8:1:1,和常规三元电池比,高镍低钴,能量密度高,成本还可控,是理论上相当好的动力电池电芯选择。

然而,高能量密度,就如同烈马,只有高强的骑手,才能驯服它。

江淮iEV7S,就用了比克811电芯。他们怎么敢用811电池?近日,江淮新能源在北京举办“江淮iEV7S黑科技解密”活动。江淮新能源技术负责人、电池和电池包供应商三方亮相,对电池、电池包和整车使用的安全技术进行了介绍。让我们一窥,如何驯服811。

电芯设计保安全

比克电池目前是江淮IEV7S动力电池的独家供应商。IEV7S上装配的电芯型号是18650圆柱811电芯,带电量2.75Ah。比克动力电池研究院副院长李艳斌介绍,这种电芯使用了与特斯拉上电芯一样的高镍正极材料;电芯的负极为硅碳负极。相较NCM523、622+石墨负极的电化学体系,该款电芯在比能量上有着很大的提升。

比克动力电池研究院副院长李艳斌

“比克采用特定的化学体系设计、提高了发生起火的温度;采用独特的结构设计,保证了电芯在极端情况下定向爆破。”李艳斌女士说道。

李艳斌展示爆破后的电池残骸

李艳斌展示了电池起火爆炸后的残骸照片。爆炸冲破了圆柱电池顶部电池帽,而并非挤破钢壳,大大减少了爆炸时的冲击。在电池模组中减少了向周边蔓延的风险。

比克电池研发副总裁林建此前曾表示:“为保证电芯的安全性,比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动化设备,保障一致性;同时通过内部热阻断、断路、泄压、隔离、缓冲等多种技术实现安全,保证车辆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车辆高效可靠运行。”

《电动汽车观察家》此前了解,比克电池对高镍材料成膜的特性进行攻关;在硅碳负极材料方面,优化了粘结剂和导电剂的处理方式;调整电解液配方,降低了电芯电阻。通过以上三点,提升了电芯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低温充电性能

李艳斌介绍,该电芯在1000次循环后,电池衰减只有10%;同时在-20℃下,低温放电率达到了80%。

5层设施保障电池系统安全

江淮iEV7S的电池包供应商还是华霆动力。

华霆动力CEO周鹏

华霆动力CEO周鹏表示,IEV7S电池系统是江淮汽车与华霆动力继IEV5和IEV6S在电池技术摸索的延续。iEV7S电池系统是国内实现量产的第一款高镍液冷电池系统。

安全得从模组设计生产开始。单体电池采取激光焊接,添加了双极熔断和多重绝缘防护措施;系统模块上有11道防护措施,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艺,以此保证电池模组的被动安全;液冷系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热管理,为高镍材料快速充电保驾护航,为电芯提供最适宜的工作温度,延长电芯寿命的同时减少热失控风险。

周鹏表示,为保证iEV7S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江淮、华霆动力和比克电池三方投入大量研发人员,历经1700次可靠性试验,通过3年的打磨,让电池系统安全保障达到车辆安全气囊保障级别,从电芯、简易模块、多串模组、电池包、整车五个层次,强制触发单体热失控,实现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确保车主使用安全。

大众品质做保  技术亮点加分

电芯、系统准备好了,整车也得匹配相应的管理能力。

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沙伟

江淮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沙伟表示,iEV7S是江淮新能源苦练内功的结果:目前iEV7S单车的可靠性测试已经超过19万公里,有209台iEV7S开展车队实验,3年9次开展高温、高寒的车辆耐久性开发,同时积累了237种用户使用场景。

全新iEV7S与江淮大众思皓E20X共平台研发,全面导入大众汽车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从研发到零部件把关、再到生产控制和智能化制造上,进行了“大众式”升级,使车辆的产品一致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沙伟表示,江淮新能源与大众对iEV7S展开了碰撞安全、高压安全和使用安全20类300多项测试,测试结果通过大众质量体系的检验。大众的专家还对iEV7S电动化底盘进行调校,使车辆驾驶更为稳定舒适。此外,iEV7S添加了坡道辅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纯电动车上坡、溜坡造成的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单踏板能量回收技术,只需松踩加速踏板即可实现加速和制动,能量回收贡献率最高可达20%;“双馈”防冲击驾驶性技术,动力系统系齿隙、起步谐振、扭矩波动、动态扰动四方面,采用“双馈”技术实现动力响应快且无冲击,可以轻松应对698种行驶工况。

iEV7S最大功率为85千瓦、峰值扭矩为270牛·米的电动机,0-50km/h加速时间只需4.5秒。综合工况续航301公里、60km/h等速行驶续航高达360公里。该车补贴后售价为9.35万,是目前市面比较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