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新能源车资质审批即将重启,“新老联手”成造车新趋势
新能源车资质审批即将重启,“新老联手”成造车新趋势2017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8年开始这一领域孕育着巨变。近日,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公布2017年度乘用
2017年,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8年开始这一领域孕育着巨变。
近日,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公布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公告还表示,即日起,企业可通过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进行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油耗积分)转/受让、新能源汽车积分(新能源积分)交易等工作。简而概之,今年第三季度,乘用车企业将迎来第一轮积分交易。
市场的竞争转由企业间的积分交易;传统车企的竞争开始出现第三支“造车新势力”……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市场跟着发生巨大的改变。
十年前,轿车独占鳌头,市场占比80%以上。十年后,市场翻天覆地,SUV快速占领市场,并一再挤压轿车份额。如今SUV占比已跃至40%以上,而轿车则被拉低至50%左右。
近日,中汽协发布的6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SUV市场出现近年来罕见同比环比双降。这不得不让业界重审市场。
SUV成了车企积分累赘
诚然,国内SUV销售数量确实逐年增长,但增幅却在减少。据中汽协数据,2015年SUV销量增幅52.4%,2016年降至44.6%,2017年进一步降到13.3%。而2018年上半年,SUV销量虽然同比增长6.3%,但与去年同期16.8%的增速相比,已减少10.5个百分点。
从6月SUV单一车型排行看,哈弗H6、宝骏510、传祺GS4,包括上汽大众途观,这些过去几年风光无限的老车,却在6月销量均出现20%的大幅下滑。
业界专家分析,其中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几款车型已走到产品生命末期,老产品红利吃完,又没有全新换代车型取代。
分析人士认为,在双积分政策下,SUV产生的负积分对于车企来说会是个风险。主机厂要弥补其带来的负积分,需要投入额外的成本,例如购买新能源积分或增加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而这将导致其与轿车价格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轿车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盖世汽车研究院乘用车市场分析师认为,从SUV各细分市场来看,紧凑型SUV仍会占据60%的份额,但未来随着消费升级等因素驱动,中型和大型SUV会有明显销量增长。
而作为车企用来弥补补贴退坡及双积分的利器,慢慢将传统燃油小型SUV转向纯电动车型成为主要手段。目前已知的一些新能源车型规划中,小型SUV将作为未来纯电动车的主要方向。譬如比亚迪元EV、江淮IEV6E,甚至合资品牌下福特已有消息国产纯电动版翼搏。
汽车资深评论员孙勇表示,“大多数跨国汽车企业为了减少进口车平均燃油消耗量,将SUV的排量尽量降低,有的还进口一些混合动力SUV,甚至纯电动轿车,来分摊大排量SUV的燃油消耗值。这些做法,将来国产汽车也会如法炮制,SUV产品结构也由此会发生较大改变。”
随着双积分与油耗法规要求的不断提升,SUV会成为电气化改造的主要对象。未来电动与混动SUV的占比将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会占整体SUV份额30%以上,极大改变SUV油耗高的现状。
新能源“新人”借壳造车
日前,记者获悉,《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走最后的批示流程,该规定一旦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投资项目核准的审批也将随即重启。这也是在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核准暂停一年多后再次启动信号的出现。业内人士指出,为了抢占补贴退出和合资品牌入市前的窗口期,新造车企业已等不及重启后的排队过批。一边与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一边收购有资质的“壳”企业,一边自己申请资质,正成为新造车企业们的首选。而传统车企则放开手脚,开始以制造环节的优势主动抓住新的机遇。
今年4月,电动车初创公司奇点汽车与北汽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达成合作,合作的重点就是借用北汽的资质,生产奇点的车型。
而与奇点汽车同步,拜腾汽车也宣布获得了一汽集团的投资,并在7月与一汽集团签署了产业链深度合作的协议。在此之前,已有多家电动车新创公司与传统车企达成代工协议,连新造车企业中的明星——蔚来的新车尾部也贴上了“江淮蔚来”的制造商字样。同时,收购具有资质的企业也成为新造车企业获得准生证的另一条路径。
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专业人士称,汽车项目主管部门欢迎新造车企业和传统车企合作,鼓励对落后产能兼并重组,严格控制不能带来行业效益增加的新产能建设。这一点在新的产业政策中也有所体现。
但新造车企业们并没有放弃拥有自己生产基地的“野心”,目前至少有十几家主流的新造车企业已建好或正在建设生产基地,而在据称多达六七十家的新能源汽车新创公司中,目前只有6家获得发改委投资项目核准。
上述接近发改委的专业人士表示,作为负责新能源汽车产能核准的主管部门,发改委对传统车企和新造车企业的合作持赞同态度,认为“能合作就合作”。该人士认为,新造车企业的优势并不在生产环节,而且任何产品必须先经历市场考验,这些新产品还有很多不足,最后是否能被市场接受还说不定,且资金、品牌能否跟得上也存在风险。因此,不建议初期就巨资投入产能建设,一旦失败,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记者了解到,此前能源局也表达了希望初创新能源车企加大和传统车企合作的想法。
在全行业关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的下一步方向上,该专业人士表示,从逻辑上讲,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准入将按照新的法规走。“新的法规”是指7月初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加强了对地方政府审核责任的要求,同时增加了新产能落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对该产能所在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与配套能力的要求。这旨在遏制借新能源汽车进行盲目投资、圈钱圈地的乱象。目前,该意见稿仍在走审批流程,如果不出意外,年内就将落地实施。
上一篇:北汽新能源,领先的不仅是销量
-
李克强以新能源汽车破题详解“新经济”2023-11-30
-
新能源和智能化成汽车业“新风口”2023-11-30
-
无人驾驶新能源车下月可试驾2023-11-30
-
政策大力支持 新能源汽车有望迎来产业大爆发2023-11-30
-
新能源汽车背后被忽视的碳排放2023-11-30
-
甘肃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23-11-30
-
新能源车免车购税第九批目录分析:氢燃料电池破冰2023-11-30
-
什么是新能源牌照?2023-11-30
-
为什么要推出新能源牌照?2023-11-30
-
新能源牌照申请资质条件2023-11-30
-
公安部:12城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23-11-30
-
成本压力增大 新能源物流车补贴呼声起2023-11-30
-
规范汽车投资行为 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2023-11-30
-
河南省出台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补贴不超中央50%2023-11-30
-
河南新能源汽车补贴变局 新版补贴方案鼓励里程更长、能耗更低车型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