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虚假繁荣”:利好政策加持,产品痛点仍难根除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8-01-30 09:09:32
热度: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虚假繁荣”:利好政策加持,产品痛点仍难根除据乘联会统计,2017年全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达15,万辆,同比增长152%,而专用车中的物流车是主力车型,占据97%的专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虚假繁荣”:利好政策加持,产品痛点仍难根除

据乘联会统计,2017年全年新能源专用车销量达15,万辆,同比增长152%,而专用车中的物流车是主力车型,占据97%的专用车份额。在各种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推广效果良好。

新能源物流车政策利好不断释放

2017年9月底,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技术管理,对于符合标准的新能源配送车辆给予通行便利。与此同时,鼓励各地创新政策措施,推广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并将由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负责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

随后,交通部、公安部、商务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通知》,明确指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将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实现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的有机衔接等。届时,实现更新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环保型运输与物流装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营运载货汽车比重大幅提升。

近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应用;鼓励快递物流领域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满足更高排放标准的燃油汽车,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

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新能源专用车的占比不断增多,据电车汇统计,第1-12批推荐目录中新能源专用车的比例接近31%。可以看出,在政策鼓励下,车企布局专用车的力度越来越大。

多举措并行推广电动物流车

门槛提高,规范行业发展。自201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中提出,自制自用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改装类专用车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整车投资项目手续、满足商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有关准入条件后,可申请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准入。自制自用新能源汽车底盘的改装类客车、改装类专用车生产企业,应当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报送满足本规定的审查计划,于24个月内通过审查。由于前期新能源物流等专用车的门槛较低,行业鱼龙混杂。随着该管理规定的出台,准入门槛提高,加剧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洗牌,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

技术要求提高,加速行业优胜劣汰。2017年12月,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电动营运货运车辆选型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在载质量利用系数要求方面,意见稿按照车辆不同类型及最大允许总质量,以淘汰率30%左右为原则,提出了相应车型的载质量利用系数要求。随着此标准的制定与出台,将会推动营运电动货车技术与质量提升,成为道路运输企业合理选用电动货车的有利支撑。并将对纯电动货车进入市场设置准入门槛,倒逼企业进行正向研发,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金融手段给以支持,缓解购买者资金压力。央行2017年11月8日正式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5%。该新规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此前流出的补贴调整方案来看,新能源专用车补贴下调到900元/度电,最高上限下调到10万,2017年为15万元。尽管补贴政策不会一刀切,但退坡已是必然,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减少,金融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车企、零部件企业、运营企业的经营压力,刺激终端消费。新能源专用车补贴也下调,度电补贴下调到900元/度,最高上限下调到10万,2017年为15万元。

推广专用号牌,路权优待。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统一部署,2017年11月20日起,在全国分三批推广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2017底前,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将在所有省份省会市及部分地市启用,2018年上半年全国全面启用。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可以更有效、更便捷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为新能源汽车通行便利、出行服务、税费优惠等提供更好的载体。多地已经明确限制燃油车的路权,新能源专用车却能享受路权优待,这对道路运输企业是非常大的利好。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虚假繁荣”:利好政策加持,产品痛点仍难根除

痛点仍存,亟待解决

尽管电动物流车规模化应用,推广数量可观,但也出现了“野蛮生长”迹象,主要体现为市场低质低价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续驶里程不足、电池衰减严重、售后服务不完善、车辆故障率高等问题。

虽然无论是从单位运营成本,还是综合运营成本来看,电动物流车相对于燃油物流车都有显著的优势。但电动物流车行业一直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部分产品品质差、故障率高等问题,能否持续运营是要打一个问号的。除续航里程与补贴外,终端用户同样关心载货空间、爬坡能力、制动情况、百公里耗电量等关键性能质量。因此,电动物流车对燃油物流车的替代,需要以优秀的电动物流车作为前提,当前市场上的产品恐难堪大任。

“累计三万公里”政策对新能源物流车的影响也颇大,累计三万公里指标难以达到,假设以一年为期,运营车辆平均一天必须高于82公里/天,这是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的一大硬伤,这道坎如果过不去,补贴也就无缘。

我国新能源物流车目前还尚处在起步阶段,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和普及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电动物流车的未来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随着阿里、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大力推动,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规划,社会各界也对此报以乐观和支持的态度,相信电动物流车市场将迎来更加规范、健康的发展,市场可期。

文章摘自 电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