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应未雨绸缪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7-04-07 16:31:04
热度:

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应未雨绸缪 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收购资产的案例已发生多起,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收购萨

近几年,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收购资产的案例已发生多起,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收购萨博资产等。再往前几年,还有上汽收购罗孚资产,上汽曾收购韩国车企双龙等。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不断攀升,近几年国内汽车相关企业收购国外零部件相关资产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但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中国企业到海外收购不断,但国内的汽车产业格局却似乎稳如泰山,除了多年前出现一汽并购天津汽车、上汽合并南京汽车这样比较大的并购事件之外,似乎已鲜有通过资本纽带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并购行为,尤其整车领域更是如此。给人们的感觉是,国内100多家具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似乎活得都挺好,该产业并不存在收购与并购的需要。事实果真如此吗?

快速获生产资质成部分企业的“急就章”

  与以往不同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的逐级推动,原有整车企业难以被撼动的格局正在动摇。如近来发生的相关案例中,多氟多收购红星汽车,龙洲股份增资扩股入股中汽宏远,小康股份拟通过重庆东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纯电动乘用车建设,保千里拟以自有资金6.4亿元对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进行增资,京威股份拟购买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35%的股权以促进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猛狮科技拟用自有资金6000万元收购台州台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80%股权,威马汽车收购曙光汽车集团转让的大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格力并购珠海银隆的失败案例等。

  当然,以上被收购的相关车企中,有的企业像台鹰电动车生产的微型汽车,并不一定符合乘用车的规范;有的企业像中汽宏远,已经于去年被工信部取消了乘用车生产资质。但总体来看,这些被收购并购或入股的相关企业,皆非国内乘用车中的主流企业,有的甚至早已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具有生产资质的空壳,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红火势头和相关生产资质审批的艰难性,使得欲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企业仍然前仆后继地投身其中。

  当然,在国内目前的各项相关汽车产业政策之下,除了企业间的收购与并购之外,依照相关政策按部就班地申报并核准获批仍然是一条最为常见的渠道。

新建企业的关键点在于研发和设计

  从2016年3月至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已经核准批复了11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北汽新能源、杭州长江汽车、苏州前途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电动车、浙江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天津国能新能源、福建云度汽车、兰州知豆汽车。据了解,就在前几天,河南速达电动车已成为第12家获得核准批复的企业。

  记者注意到,虽然在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并没有规定相关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最低生产规模,但已经核准获批的12家企业中,大部分是以新建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规模申请资质的,仅有兰州知豆一家是以4万辆的新建产能申报获批的。在几家本就生产传统汽车又新增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产能的企业中,北汽新能源是在原有2万辆的规模上再新建5万辆产能,项目建成达产之后为7万辆产能;奇瑞新能源新增6万辆产能,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8.5万辆的产能。几家新进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中,福建云度新能源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6.5万辆产能,最新获批的河南速达电动车的获批项目产能为10万辆,其他除兰州知豆一家外均为5万辆生产规模。

  对此,重庆小康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整车控制技术部部长戴锋向记者表示,除了新建生产规模之外,相关企业所应具有的研发、设计、试制能力等才是关键。比如,相关企业必须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记者注意到,与以往新建汽车企业生产资质不太一样的是,其特意强调了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发明专利,这不仅在方向引领上向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指明了正向研发的大方向,而且也在警示相关企业避免侵权引发诉讼之争。

新能源汽车产能备受关注

  就在这些获批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国家发改委一个有关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工作会议,非常及时地给众多企业注入一剂清醒针。

  在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组织召开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会议上,通报了《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的起草情况及主要内容。会议要求各地要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促进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不仅要禁止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严格控制现有汽车企业扩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同时也要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条件,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并且加强汽车产能监测、分析和预警,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合理投资。

  其实,国家发改委警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已经不止一次二次了。据有关部门几年前的统计,国内现有产能加上在建和规划的汽车产能,保守统计早已超3000万辆。有的咨询机构通过相应的产能调查分析后甚至预计,到2018年中国将形成4000万辆的汽车产能,到2020年这一数量将达到5000万辆。

  以上述说到的12家新获批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的生产规划看,其近几年达产之后的产能之和即达到近70万辆。再加上比亚迪、吉利、众泰、上汽乘用车、江淮、长安、东风股份、广汽乘用车等本就已经生产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只给以上企业每家按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计算,也将至少是40万辆的产能。再加上还将陆续加入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之列的新进企业和已有的商用车等其他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能,2020年前形成150万的新能源汽车产能根本不在话下。

  以2016年新能源汽车占整体汽车产销量的比例已达1.8%来对比,1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与3000万辆的整体汽车产能相比,已达5%的水平,这一比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前瞻性。如果再加上传统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未来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产能将会持续快速提升。因此,国家发改委所强调的汽车产能监测、分析与预警问题,应当不仅是对传统燃油汽车的监控,还包含了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