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 到底谁抢了谁的生意?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7-02-20 10:32:29
热度:

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 到底谁抢了谁的生意?“以前在上下班高峰期,我一般会去地铁口或公交站拉一些短途乘客,拉个3、4趟就能赚够一天的油钱,现在短途活越来越少了。”一位在北京跑了

“以前在上下班高峰期,我一般会去地铁口或公交站拉一些短途乘客,拉个3、4趟就能赚够一天的油钱,现在短途活越来越少了。”一位在北京跑了两年网约车的司机陈师傅对记者说。

晚上下班高峰期,数辆共享单车停放在北京东三环双井地铁站100米开外。记者在现场发现,许多上班族下班后纷纷选择骑车回家。

“我家离单位有约3公里路程,坐公交、地铁都不能直达,打个车最少也得花费10元,还不如骑共享单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到家,才花1元钱。”在共享单车停放地现场,一位白领对记者表示。

确实,如今,要说什么最火爆?那一定是移动出行了。这不仅仅来至于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不断刷新的融资纪录,而是随着新模式、新玩家的陆续进场,以网约车新政出台为分界点,移动出行市场不再是滴滴、神州的的主场,也成为摩拜、ofo等共享单车,以及分时租赁的舞台,整个移动出行市场也就越来越风生水起,形态万千。

市场大了,如何分食这个诱人的大蛋糕,自然也就成为各利益方角逐的焦点。尤其是在当下,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三者的市场重叠部分,竞争也就进一步加大。比如:网约车起步价范围。

“共享单车没有兴起前,2~4公里出行范围,属于网约车的经营范畴,现在该市场逐渐被共享单车所占据,网约车的部分短途需求未来会被共享单车所分食掉,尤其是起步价之内的生意会被共享单车抢去。”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公司合伙人彭波对记者表示。

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实现了从245万到1886万的巨大增幅。

要说网约车、共享出行、分时租赁三个领域,到底谁抢了谁的生意?实际上,在共享出行经济发展初期,三者互相抢生意是肯定的,因为除了三者的市场有重叠外,这三个领域至今还在就盈利模式进行探索,所以各自都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

经过融资、烧钱、合并,网约车的格局已初显端倪,同时,记者也了解到,网约车新政落地后,多数网约车平台已结束了此前的“烧钱”模式,开始通过提价,提高佣金抽成等方式来解决盈利问题。

例如易到用车方面。易到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乐视控股易到之后持续开展的充返活动,为用户提供了‘低价格’的品牌特色。”

易到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11月~2016年6月30日,易到227天的“100%充返”活动总充值金额超过60亿元。

2月9日,某报道称:近日,在武汉市的部分路线上,易到用车的价格还有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此外,有易到司机表示,易到平台的佣金抽成达30%,因此司机的收入大幅降低。

不只是网约车平台在探索盈利模式,分时租赁和共享单车也存在同样的难题。

“目前,分时租赁也在亏钱,30多家企业,只有少数账面上是盈利的。”彭波对记者表示。普华永道思略特的数据显示,目前,分时租赁企业平均单车的亏损在每天50 ~120 元。

而对兴起不久的共享单车来说,“烧钱、亏损”更是家常便饭。彭波对记者进一步解释称,“共享单车企业现在亏损比较正常,因为其成本除车外,运营费用也很高,到最后很有可能和网约车走一样的模式,先烧钱培养消费者习惯,然后提价。”

因此,共享出行经济这个大蛋糕,不管是谁抢了谁的生意,目前首要问题还是要解决盈利难题,因为高昂的成本和低廉的价格永远是不可调和的矛盾。